教育部高档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通俗高档学校

作者:1396me皇家世界

  请各省、自治区、曲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出产扶植兵团教育局,相关部分(单元)教育司(局)将此项工做摆设至所属通俗本科高校。

  各省、自治区、曲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出产扶植兵团教育局,相关部分(单元)教育司(局),部下各高档学校、部省合建各高档学校。

  健全国度计谋急需和新兴范畴专业超凡设置机制,相关专业不受集中申报时间,成立“需求触发、立即启动”设置机制,由教育部指点有前提、有根本的高校开展专业筹设工做。

  (三)各省(区、市)向教育部正式来函申请设置或经省级教育行政部分来函明白拟新建的本科高校,应正在平台申请获取姑且账号,同步开展专业存案。申请设置国控专业的,须正在大厅以相关法人身份注册账号,同步提交专业审批申请。

  (二)各高校应于2025年9月30日前正在平台查对本校专业设置环境,同步更新各专业担任人、人才培育方案修订环境等,并填报停招专业。将影响下一年度专业申报。

  (三)加大专业调整力度,分类鞭策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指导高校分类成长、激励高校凸起劣势特色调整专业布局,阐扬劣势专业集群效应,提高人才培育合作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分要强化统筹备理,沉点做好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指点工做,分析施策、做优增量,增设区域成长急需的理工农医专业,对当地域布点量大、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及附近专业,准绳上不再支撑增设,对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尽快调整。

  (三)从管部分汇总报送。2025年9月30日前,高校从管部分通过平台将正式申报文件和专业汇总表等一并扫描上传。无需寄送纸质文件。

  (三)申请设置以上两类专业外的其他专业(含已获批开展中外合做办学的专业弥补存案)、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求学年限,以及撤销专业等,正在通俗高档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取办事平台(网址:以下简称平台)进行存案。此外,预申报相关材料均正在平台提交。

  (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分、各曲属高校按照已报送教育部存案的学科专业实施方案,撰写年度落实环境专题演讲,2025年10月31日前通过平台“落实方案”专栏上传。

  (一)收集申报。2025年7月31日前,高校指定特地人员别离登录大厅和平台,按照网上操做提醒,填写并导出专业设置申请表,校担任人签字并盖印后,连同校内审议看法一并扫描上传。

  (四)提拔专业设置取区域成长婚配度。各省级教育行政部分要对当地域人才供需关系进行前瞻性研判,于7月31日前发布本年度省级急需本科专业清单和过剩专业预警清单,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做,对不合适工做要求的高校及时提出反馈看法。

  (二)高校申请设置《通俗高档学校本科专业目次》中的国度节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后加K暗示),以及尚未列入目次的新专业(以下简称目次外新专业),同一正在教育部网上办事大厅(网址:以下简称大厅)进行审批。

  (一)以国度计谋、市场需乞降科技成长为牵引优化专业设置。把优化专业设置做为高档教育沉点,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模式,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扶植,鞭策课程系统取讲授内容沉塑,对现有专业升级,培育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打制特色劣势专业集群,不竭提高高档教育取经济社会成长需求的契合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扶植供给无力支持。

  (二)加速结构急需紧缺专业。支撑高校对准集成电、人工智能、生物手艺、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具身智能、从动驾驶等计谋性新兴财产和将来财产,涉外、国际、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环节范畴,以及护理康养、文化旅逛、物流等现代办事业结构相关专业,对症下药培育国度计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四)申请调整专业名称,如调整为国度节制布点专业或目次外新专业,按增设该专业的审批法式正在大厅打点;如调整为目次内专业(除国度节制布点专业外),按增设该专业的存案法式正在平台打点。

  (一)通俗高档学校新增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调整专业学位授予门类或求学年限、撤销专业等,正在2025年7月1日—7月31日集中进行存案或审批申请。

  2024年已预申报和已申报但未获批的专业,可间接正式申报;已预申报附近专业、需调整正式申报专业的,以及未预申报但属于急需专业的,需正在7月15日前提交申明材料,经从管部分同意后再申报。打算于来岁申请增设的专业,需按要求进行预申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深切进修贯彻习总相关主要,贯彻落实地方关于动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的决策摆设,对标《教育强国扶植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按照《高档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步履方案(2025—2027年)》相关要求,聚焦高校专业布局优化,及时培育中国式现代化扶植需要的各类人才,我司组织开展2025年度本科专业设置工做,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收集公示和看法反馈。申报新增专业材料别离正在大厅和平台公示1个月,同期我司组织专家开展线上审读。高校可正在线查看公示环境和审读看法,并进行看法研究处置。